节选自《走向深度阅读:小学整本书阅读教学9讲》——岳乃红

立场1:文本之外与进入想象。阅读之始,我们由文本进入想象。我们借助于所获得的文本的外部信息等线索和自己的阅读经验,形成对文本的初步认识和猜想,建立阅读预期。这一立场贯穿于整个阅读过程,而不仅仅是发生于个体认识形成之初,比如遇到不熟悉的词汇时,遇到难解的困惑时,自己的注意力涣散时,读到出人意料的结尾颠覆了自己原有想象时,我们都有可能回到原点来重构想象。
立场2:文本之内与经历想象。文学阅读中最常采取的立场。在这一立场中,我们沉浸于文本世界,无论认识对错,都积极生成理解,我们动用自身关于文本、自我、他者、生活和世界的知识来形成理解找寻关联,推进理解发展,不断修正对文本的认知,已有意义生成意义,以暂时性理解构建起对作品的理解。
立场3:摆脱文本与反思认知。在其他立场,我们运用自身知识和经验来探寻文本世界的意义,它们都属于构建想象的基本立场。但在这一立场中,关注点为现实世界的经验和知识,我们以不断深化的理解、文本世界来增加自身的知识与经验。我们暂时转移了对意义发展的关注,即视线从生成中的文本世界转向所构建的想象对自身生活观念、知识的影响。
立场4:想象的抽离与经验的客观化。将想象客观化,以一定的距离对它加以审视。在这一立场中,我们将自己的理解、阅读体验和作品本身客观化,我们反思、分析、评价并使它们与其他作品的经验相关联。我们成为批评家,关注作者的写作技巧、文本结构、文学要素和典故等,从文学理论的角度或其他文化、时代的角度进行分析性阅读,关注特定作者或作品对我们影响的原因和我们赞成或反对他人阐释的理由。
立场5:想象的转移与超越。从已有想象转移,进入另一个全新的想象之中。这一立场的概率低于其他立场,因为它意味着我们已经构建了足够充足和完善的想象,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洞察力去应对新的、时而与原有想象无关的情境。
发布者:小李,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e-llion.com/?p=4285